艰苦中熬出的绝世名臣,留下传世名篇《岳阳楼记》

儒家藏单 2024-09-29  127





AUTUMN



相信很多人都背过岳阳楼记吧,作为中学生必背古文,小君当年也曾经挠墙苦背过。但是,随着年岁渐长,大部分内容都记得不真切了,但有两句话确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那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据传毛主席也极爱《岳阳楼记》,对范仲淹的评价更是极高。


1913年,毛主席在一次笔记中写道:“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


所谓“办事之人”就是建功立业,“为万世开太平”的人,如诸葛亮,范仲淹;而“传教之人”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经圣续学”的人,如孔子、孟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而“韩范”乃韩琦、范仲淹;“曾左”则是曾国藩、左宗棠。从笔记中可以看出,毛主席认为范仲淹是一位道德学问、事工俱全的人。





范仲淹何以能得到毛主席这么高的评价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其生平窥知一斑。


作家马丁曾说:“每一个强大的人,都咬着牙度过了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


这或许就是范仲淹前半生的写照。而范仲淹前半生之苦,为我们贡献了一个生僻的成语“断齑画粥”。范仲淹自幼家贫,一家寄宿寺院,以小米熬粥,待粥凝固后刀切四块,早晚各切两块充饥。


范仲淹自小便丧父,母亲为将他拉扯大,只能改嫁朱家。在朱家备受嘲讽后,才得知自己的身世,于是立志要改回本姓。


二十二岁那年范仲淹离家入应天书院苦读。书院中他以冷水洗脸汤粥果腹,却每每天不亮就起床,读到深夜才能入睡。同学见他这般刻苦又困窘,便有心帮衬想帮他改善伙食。不料却被他果断拒绝了。他认为,若改善了伙食,那么再过苦日子必然无法适应,常言道: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嘛。





在最艰苦的日子,他拒绝安逸,立志以苦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在科考一举拿下科考,实现夙愿。进入职场后,终于凭一番努力,认祖归宗,改回范姓。


职场中范仲淹在基层蛰伏了十年,才被晏殊慧眼相中,进京为官。


对于范仲淹来说,这是可以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可他怎知,这也是他后半生风波的开始。


宦海沉浮,十年三贬,然而正是在接连的风波中磨砺了他的心性。正如苏轼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那么方范仲淹如何以“忍”字诀,历经宦海浮沉,终于留文可治盛世,武可镇江河的传世美名?


篇幅关系,下一篇文章我们细细道来。





END


感谢摄影师 兮兮森林迷了路

 提供图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