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儒家三圣中,亚圣孟子与后圣荀子在学术上竟是宿敌。在荀子的文章中对孟子的抨击猛烈又犀利。可惜两位圣人并非同在一时代,否则以孟子的战斗力,或许将为我们留下一场精彩的激辩。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知道荀子之所以抨击孟子,因二位圣人虽皆接受儒家传承,但毕竟孟子儒家中的理想主义者,而荀子则是儒家中的现实主义者。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为何称孟子为儒家中理想主义者。
其实,若要论理想主义者,孔孟皆属于理想主义者,皆践行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念。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旧制度往往会因为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崩塌,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正好处于这个阶段。
此时新的政治与经济秩序正在逐步形成,周天子的威仪早已不再,各国攻伐越发频繁而残酷,由此新生的社会风气也逐步替代了老旧的社会规则,这本是时代必然的规则。然而孔子的理想主义则体现在,逆着时代更迭的潮流而希望恢复周礼,在烽烟四起的动荡时代依然相信用教育可以让人心向善,并最终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圣人治世。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毕竟人力终究无法撼动时代潮流的更迭。因此,在孔子孜孜不倦的践行中,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作为孔子小迷弟孟子,也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孔子的道路。
因此,作为一位教育家,孟子是成功的。据传孟子是稷下学宫最受欢迎的学者之一,追随者甚众;他也曾如孔子一般,带着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亦是备受各国礼遇。但他在各国受到的待遇虽说相当的不错,但他的政治理念依旧是难以被各国所接受。
只因当时天下时局是大国争霸,小国谋生存的大争之世,争霸与生存才是各国核心诉求,而此时谈仁政,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孟子·梁惠王》中的场景,我们不妨来模拟下:
孟子见梁惠王时,梁惠王开口就问:“夫子不远千里而来,可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梁国获利呢?”孟子听了就不高兴了:“大王何必谈利益,要治国只需谈任意就行了。”于是,便开始教育起梁惠王:“你想要在七国中争霸,不需要劳民伤财的战争,只要对老百姓好就行了。这样他们自然就死心塌地跟着你。而别的国家打仗民不聊生,他国的百姓见梁国民众生活条件这么好,自然也会来归附你啊。久而久之,其他六国打着打着人都没了,那这土地和人不都归你了吗?这样一来,梁国不就称雄称霸了。”
这么一听,逻辑上好像也没问题吧,但理智却告诉梁惠王:现实可不是这么一回事。如果邻国大军压境,难道我还能用仁义道德将他们劝退?即便仁义道德劝退了他们,让他们当真放下武器搞建设,难道我还能搞得过地广民众的大国?搞不过,我还不是一样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很显然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和现实主义的君王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不过作为稷下学宫的王牌学者,梁王还是要好好供着的以标榜自己的求贤爱才之心。
直到梁惠王过世后,其子粱襄王继位,便又请来孟子问道:“敢问老夫子,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呢?”孟子说:“天下一统,就能安定。”粱襄王继续问道:“那么夫子您看,如今七国争雄,谁又能力实现统一呢?”孟子答道:“不喜好杀人者,才有资格统一天下!”
小君就问,若你是粱襄王,你信孟子所说么?历史的事实也证实了,最终统一天下的还是最不讲仁义,杀人最多的秦国。当在生死存亡之际,有多少人能做到仁义道德,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在战国末年,急于争霸,困于生存的各国,又有谁能有心思来听孔子、孟子的那一套仁义王道、让利于民,对于君王来说,帝国虎视眈眈之际,这无异于是无视现实的亡国之道。
何谓理想主义者,就如孔子、孟子一般,对世界总能怀抱一种莫名其妙的积极乐观,向着心中的星辰大海坚定前行,即便失败多少次也能保持着前进的勇气。这不正是孔子所说的:“君⼦之仕也,⾏其义也。道之不⾏,已知之矣。”
毕竟这世界并不能只有纯粹的现实主,人生还需要希望和理想。因此,虽说儒家的这一套礼义王道思想在乱世总不太灵光,但毕竟历史中并不只有乱世。因此,在春秋战国中屡屡碰壁的孔孟之道终究还能后世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主之光。
只不过,大争之世,还需要有人为理想主义的孔孟之道,完善现实主义的一环,以确保其传承与发展。
END
感谢摄影师 兮兮森林迷了路
提供图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