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德”的关系,其实这么说就很清楚了

儒家藏单 2024-10-22  4



年少不识《老子》时,小君也曾好奇过,《道德经》和学校里教的《道德与法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直到长大后,小君才知道当年自己确实想的太简单了。


在如今大家习惯的用法中,“道德”是一个词,表达的是社会道德规则的约束,但是“道”“德”两个字并用最早可追溯到汉魏之后才渐渐成了人们的口头习惯于,因此也才有了唐代将《老子》一书称为《道德经》。


那么“道”与“德”在古时候又该如何理解呢?其实二者还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所谓“道”,最开始是道路的意思,因此若看古书的注解,会发现很多会标有“道者,径路也”的说法。例如“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便是道路的意思,就是吐槽人们,放着好好的平川大道不走,有些人就偏偏喜欢走崎岖小路。


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古人们渐渐发现,我们所处的天地间,除了肉眼可见的事物外,还存在着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规律。对于这类抽象的概念,不同的人感受力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因此为了让抽象的规律更具象化,让人容易理解,便将其比喻为“道”。



毕竟万物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运行,就如同我们行走在既定道路上一般,因此,“道”也就被赋予了抽象的规律与法则的意义了。如“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便是自然规律与人生道理。


在道作为名词道路后,古人们又引申出了道作为动词的用法,便是“道”变为“通向……的道路”。例如“道谢”,便可理解为:向某某某表达谢意的意思,因此这“道”字便有了通向致谢这个行动路径的意思。


如“一语道破”也可以理解为,用一句话就能通往打破疑问的关键;而“能说会道”的“道”变也可以理解为,不单单能说,还能直达问题关键,说的很有道理的意思。


因此,“道”字又有了个“说道”的意思,于是这一字多意,便让许多人一读这《道德经》的开头,便打了退堂鼓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么多的“道”字,其实只要把字的意思理清楚了就很容易理解了。


关于“德”字的解读,最早是从“行”,从“直”字。若要追溯“德”字的甲骨文,他最开始左边是个“彳”代表行动的意义,而右边则是一只生动的眼睛,二者合一的意思是:目不斜视,沿直道而行,亦可理解为行正途,走正道的意思。而后又在“目”下加了心字,则表达了目正、心正才算是“德”。



由此而来“德”字又可引申为两个意义:


一者是,德行、品行的意思,如《大学》的:“明明德”,《荀子·非十二子》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中的德,便是品德之意。


另一个意思便是依道而行,所得到的结果,因此便有“德者,得也”的解读。


《道德经》中的德字,多取这两种意思,不过第一种意思,很容易理解,但第二个意思解读起来就相对比较抽象。


若将“道”视为一切事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的话,那么“德”便是这一切规律在事物中具象的体现,它包括了四时更迭,万物荣枯繁衍;而在人身上便是德行品行的体现。


因此,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而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亦为“道”与“德”总结出了三种关系


1,“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称为德。”,

2,“一切物都是由道所形成,内在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亦即表现它的德。”

3,“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


这么说来,道家对“道”与“德”的关系就相当明确咯。


正所谓:人之道为而不争,不非弗!





END


感谢摄影师 兮兮森林迷了路

 提供图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