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四年(公元1080年),苏轼贬责黄州已有两年,此时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冲击正逐渐淡去,而初到黄州时的窘迫也已逐渐被生活的现实所治愈,逐渐走出失意的苏轼回首过往的沧桑,更多了几分洒脱与通透。
这年的正月二十,苏轼邀上友人一同出城寻春,信步至至城郊,苏轼方忆起去年此时,亦是这几位好友也曾相伴寻春至此,并作诗一首。此间想来,恍然若梦,不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名超长,但名句却传唱至今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一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算是苏轼对自己曲折一生的高度概括,而今他早已淡看一切,方有此旷达的寻春之行。
人生便如那江水东流,去而不复返,若紧抓着过往的种种失意不快,又何尝不是自寻烦恼呢,不如放手让往事随时光而逝。人生路长远,珍视当下不被过往的烦恼所困扰,不因将来的焦虑而烦闷。这便是“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的境界。
所谓烦恼,便是心有挂碍,昨日之失,今日之过本应随着时间而渐渐流逝,但人们往往紧着着这些心中的挂碍不放,心有所住烦恼自然生。正如禅宗那个有名的公案一般~
某天,老和尚带着小和尚过河,看见岸边站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正对着河水面有愁容。老和尚上前问道:“施主,要古河吗?我可以背你。”女子道谢后便伏在老和尚背上,三人一同过了河。
过河后,老和尚放下女子,道别后便分道扬镳。那晚,在寺庙中,小和尚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于是便拉着师傅问道:“师傅,不是说出家人不近女色吗?你今天怎么可以背那女子呢?”老和尚看着小和尚,平静地说:“阿弥陀佛,我心里早已把她放下,你心中怎么还有她呢?”
困扰小和尚的是心中始终放不下的那个挂碍,而老和尚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又何来烦恼住心头呢?
我们常说要珍惜当下,而珍惜当下便是要坦然面对当下的种种,不论是是好事或是坏事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和接受,毕竟这世间的事物并不会因为我们好恶而有所改变,既然如此,何不物来时坦然相对。
面对它,解决它才能亲手为自己打造一个可掌控且无烦扰的将来,如此一来岂不是好过逃避当下而焦虑将来么?当“物去”时便坦然放下,毕竟在“物来”时候我们已经努力应对,再无愧悔。而物去时的放下才能让我们更专注的应对每一个当下。
当遇到事情,不要想过多,想好了就去执行,一件事一件事办好了,那么你的人生也会豁然开朗。当事情过去后,不挂心,无愧悔,那么生活又何来烦恼呢?
毕竟,烦恼根本是我执。当人三观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突破我执时,烦恼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