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中国的传统纹样大多具有相当久远的传承历史,就如同我们相当熟悉的凤鸟纹饰,如今最早的相关文物竟发现于距今7000多年的天柱盘塘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的祭品。
这是一件白陶礼器,在其纹饰中发现了一对形态如飞鸟的纹理,且在这对展翅欲飞的飞鸟纹理的翅膀上,还刻画着形似太阳的标记。可见先民们想表达的便是:这不是普通的飞鸟,而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鸟。因此人们猜测,这或许就是最早形态的凤鸟,因此人们将这对神鸟称为“中华第一神鸟”。
可见,神鸟的图腾最早应该是源于先民们对太阳的崇拜。远古的人们不知道会太阳为何每天周而复始地在天上运行的,为大地带来光明和夜黑,因此便认为一定是会飞的生物驮着太阳在天上飞行。正如《山海经》便有记载的栖息在扶桑树的神鸟,每天驮着太阳飞行。
于是对神鸟的崇拜便使得凤鸟纹成为中华大陆上最古老的图腾纹理,便随着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发展着,因此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和四川的金沙遗址都出现了太阳神鸟的纹饰,学者们认为,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神鸟凤凰的原型。

关于凤鸟的形象,其实也同龙图腾一样,随着部族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着。最终演变为由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动物形象融合而成的神鸟形象。
早期神鸟形象大多比较简洁,且多刻画在陶器上,直到在殷墟的妇好墓中发现了第一支凤鸟玉簪,让凤鸟纹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形态期。妇好凤鸟玉簪造型清晰且姿态相当生动。在殷商出土的青铜器中也发现了凤鸟的形象。此时出现的凤鸟形象不管是玉器雕刻或是青铜纹理,最大的特色就是凤鸟的华冠长尾羽,和那丰满的翅膀。随着青铜器技术的不断发展,纹理越发繁复精美。此时凤鸟的纹理多出现在鼎、簋、樽、卣、爵、觯、觥、彝、壶等器物的颈、口、腹、足等部位。
传统的凤鸟纹有雌雄之分,雄鸟称“凤”,雌鸟称“凰”。其实凤凰的雌雄之分是到汉代才出现的。秦汉时期的凤凰表认为可以引领先人的灵魂升天成为神灵,因此汉代的凤凰纹饰被人们广泛的应用着。且汉代凤凰、朱雀、鸾鸟等祥瑞吉庆的神鸟纹逐渐成为了社会纹饰的主流,其最的特点就是在不同的物品器型上,会适配不同的设计造型。
魏晋时期佛教进入了中原,使得凤鸟纹理的设计理念和装饰题材再次扩大了,花卉缠枝结合凤鸟形象逐渐被广泛应用,此时的凤鸟图案多了几分清新与轻盈的风格。

唐代时期的凤鸟形象更为写实了,形式感也更加强烈了。且唐代的凤鸟多是成双成对出现,并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用具上,体现出生意盎然,生平喜乐的气象。
宋元两代的凤鸟各有风情。宋代凤鸟偏重吉庆如意的寓意,相对来说线条更为柔和情调更为怡然自得。而元代的凤鸟形象多比较随性,线条明快流畅,挥洒自如。且宋元两代瓷器发展相当发达,因此瓷器上便可以找到许多的精美的凤鸟纹理。
明清最大的特色便是团凤图案,它与织物上的团花,器物上的开团相得益彰,显现出独具一格的时代特色。
总而言之,凤鸟纹理承载着远古先民向往光明对生命与生活的热爱。随着文明的发展,它的形态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然而它所承载的对好吉祥美好,高贵祥瑞的积极向往确实从来不曾改变,也正是因此而受到人们一直的喜爱。

END

声明:本文使用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