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中国的文化,有自己独立脉络和美学体系。
不管是从文章诗赋,还是书法绘画,亦或是器物服饰,甚至建筑园林,中国的审美文化无不建立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而中国式的审美特色则在于和谐平衡,内敛含蓄的同时又变化灵动。体现在建筑艺术上尤其是如此。中国建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格局,它亦是中国人独特人文价值的体现,其蕴含的“工与巧”“意与境”不仅成就了栖居的大美,更是展现了读书中国文化的意象。
中国的建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屋顶、屋身和台基。
中国建筑屋顶的款式众多,如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就是其基本类型。在传统的建筑群落中,建筑师们就会充分利用屋檐和屋脊的巧妙变化来对屋顶的样式进行微调,既体现了建筑的主次等级,又让整个建筑群落更显灵动和谐。

在园林界常有人说明清园林是园林艺术的巅峰,但小君却认为明代才是关键,毕竟清代是对明代园林继承和延续。明代园林之雅致则体现了文人审美的内核。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年不管是富绅豪族,甚至是帝王建造园林都力求模仿文人园林的旨趣。正如清代学者钱泳在其作品《履园丛话》中所说的:“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而文人的园林审美之所以备受推崇,著名建筑家童寯就曾总结称:“文人,而非园艺学家或风景建筑师,才能善于因势利导地去设计一座古典中国园林。”
中国的园林艺术,源起商周,商周秦汉时期多为皇家庭院,因此恢弘其实体现皇家气派便是这个时期的园林特色。时至唐宋,发达的省会经济是的园林艺术迎来了兴盛阶段,而使人们的风雅也,鼎盛于闽引领者园林审美潮流,此时园林审美最突出的特色即使景与画交融,迭石造山、凿池引泉,绘画布局亦影响园林布局,景致如丹青。明清是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而其巅峰则是在晚明。

台基则是建筑的基地部分,它一般用砖石或是夯土筑成高处地面的平台,作为建筑的底座,可以起到防水避潮和稳固建筑基础的作用。
台基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台明便是台基的基座,他分为单重、双重和三重台明,当然建筑等级越高,台明的数量就越多了。台阶则是上下台基的踏步,一般有两种类别:踏跺就是普通的台阶,用于我们平时上下台基,礓嚓则是细密的台阶方便车马通行的慢行道。月台可以看作是台基的延伸,因突出建筑部分形成一个小广场,可以用于赏月,因此称其为月台。栏杆则无须赘言,便是起到围栏防护作用部分了。
以上便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大体结构,接下来小君还将就各种细节审美继续和大家慢慢聊,有兴趣可以加关注留言交流哦。

END

感谢摄影师 兮兮森林迷了路
提供图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