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芥子,心藏须弥
答之所以有佛教,是因为有佛经;之所以有道教,是因为有道藏;之所以有基督教、天主教,是因为有圣经新约、旧约;伊斯兰教有可兰经;瑜伽有吠陀经、奥文经。若没有这些经典,宗教也就存在不了,理论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理论的组织,不会久存。而科学理论与宗教理论的分水岭就是:科学认为人死一切都了之。宗教认为,人死,身躯亡了,但生命——灵,依然存在。故而焦点就在这个“灵”上,到底灵随身体一起死亡,还是灵可以脱离身体
答有个质和量的问题。比如:甲人在七岁至十八岁,不上学,不用去念书受那个罪,及时行乐,玩捉迷藏、抓蝴蝶、游泳、玩电子游戏机、看录像等等,先享福,十八岁至八十岁再去受罪,青年时有力气,打打工,老年时捡破烂,收汽水瓶子,实在不行就要饭。乙人七岁至十八岁刻苦念书、上学,不及时行乐,十八岁至八十岁,有个安全的生活保障。从量上看,七至十八是十二年,十八至八十,是七十二年。从质上看,甲、乙的生活质量不同。人身这
答魂投入人胎,则古人称之为灵,或灵魂,道家习惯把灵称为“神”。实际上,也不算准确,只有修炼成“神”的灵,方可称之为“神”,而尚未修出去的灵,不能称之为“神”。魂投入动物胎,往往称之为命;魂沦为落荒野,称之为鬼;魂堕入地狱,称之为狱鬼;魂上飘升天,称之为仙、神、罗汉、菩萨、太上老君、佛等等。佛教将灵魂称之为“老八”或阿赖耶识。“老八”落野,则称之为鬼;上升天,称之为天人、神、仙、罗汉、菩萨以至佛。佛教
答这个题目很大,但回答起来也很简单,人生的价值在于“人身难得”,这是佛经里的话。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认为: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故而生命是宝贵的。人的一生又十分短暂,转眼就是百年,正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于是往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们认为死了就完了,火一烧一把灰,潜在的恐惧心理,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思想。这种思想反映在社会上,就是吃喝风、争名、争利、争待遇、争住宅的豪华、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