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对山门的韦陀菩萨为什么是汉传佛教中最有名的护法?

佛家藏单 2025-06-27  30

估计经常到寺庙的朋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在寺庙里,大多佛像都是与佛祖释迦牟尼面朝同一个方向即坐北朝南,只有两尊神像是面朝北方,一尊是在佛祖背后倒坐的观音菩萨,另一种就是寺庙中唯一面朝佛祖的韦陀菩萨了。

 

观音倒坐,是因叹众生沉沦世间之苦却不肯回头,因此倒坐以告诫世人,莫向邪路,转身即是善道。可见观音是为普度众生的之举,这便赢了观音十二大愿中的“普度众生,倒坐慈航”。

 

而韦陀背对山门,面朝佛祖亦有其意义。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提过,公祖根据弥勒佛与韦陀菩萨不同的特性而让他们担任了不同的职责。弥勒笑容可掬于是佛祖便让他面对山门,笑迎八方来客。而韦陀一向威武严肃,又审慎严谨,因此佛祖便让他负责寺庙中的财务与护法。但韦陀脾气火爆最是见不得人心念不诚,心怀魔障。但作为凡人,又有几人心中没有魔障,因此为不让韦陀怒则刀兵相向,有违佛门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便让韦陀背对山门倒坐,让他看不到人面儿见不到魔障,熄止其怒火。

 

 

且韦陀背对山门而面朝寺院,还可以起到守护和监督的作用。

 

在《大藏经》中有记载,韦陀是在宝华琉璃会上成道的,号称普眼菩萨,他手持的金刚宝杵重八万四千斤,是金刚不坏身,他发大誓愿:“佛佛出世,拥护佛法”。

 

韦陀原是印度普罗们神话中的天神,但随着佛教的发展逐渐被吸收为佛教护法诸天神之一,且在汉传佛教中韦陀护法的名气是最大的,这或许与他在民间的诸多传说有关。也或许,与平遥双林寺那尊“天下第一韦陀”有关。

 

所谓的“双林”寺的名称,来自于佛祖双树涅槃的典故。但如今双林寺最有名的便是那尊“天下第一韦陀”。其能获得“天下第一之称”在于精湛的工艺和别致造型。

 

 

 

双林寺的韦陀塑造于600年前的明朝。他高1.6米,醒目地立于千佛殿显著的位置。他造型别致之处,便在于那昂首挺胸,右手捏拳左手握法器,以定制部立为S型站姿的造型,看起来栩栩如生,就如同一眨眼他立马就要扭身胯步,踏步而来的鲜活姿态,有别于传统委托造型的站立姿态。因此,人们将其独特的形态称为“不动之动”。

 

其精髓之处便在于,将韦陀的身披铠甲的坚毅冷峻形象与那飘逸的缎带和独特的身姿形成鲜明的动静对比,让我们在静态中看到了动态的张力。更使凸显了韦陀形象中,刚中带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的立体形象,让人过目不忘,且对韦陀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