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当枝头最后一片枯叶飘落,当空气中透出清冽的寒意,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此时,北方气温逐渐降到零度以下,开始出现降雪,但雪量还不大,故称"小雪"。
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意味着雨后彩虹悄然隐去,天空中阳气上升,地中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黄帝内经》中"冬三月,此谓闭藏"的智慧,在小雪时节显得尤为紧要。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潜藏,阴气渐盛,寒风刮起,雪花飘落,万物闭藏以度寒冬。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内收,新陈代谢相对缓慢。因此,养生当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原则,顺应自然界闭藏之势,做好内在阳气的守护与滋养。


小雪·饮食之宜



小雪时节,天气寒冷干燥,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维持体温,饮食调理既要能够抵御寒冷,又要防止燥邪伤身。
饮食之宜:
宜温补益肾:中医认为冬主肾,小雪时节饮食可适当增加温补益肾的食物。核桃、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黑色食物入肾经,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羊肉、牛肉、鸡肉等温性肉类可提供充足热量,温中补虚。家常菜如黑豆炖羊肉、核桃仁炒韭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宜补充根茎: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冬季是根茎类食物的最佳食用季节。红薯、山药、土豆、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富含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能提供基础热量,且有补益脾胃之功。热腾腾的红薯粥、山药排骨汤,都是小雪时节的暖心美食。
宜食苦味食物: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冬季肾水当令,肾主咸,心主苦。若咸味吃多会使本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力量减弱。因此应多食苦味食物以助心阳,如苦瓜、芹菜、莴笋、杏仁等。
宜热粥滋养:晨起一碗热粥,既能祛寒又能润燥。小雪时节推荐红枣枸杞粥、南瓜小米粥、芝麻核桃粥等,这些粥品有很好的温中健脾、补肾益精功效。南宋诗人陆游曾作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小雪·饮食之忌





饮食之忌:
忌过食辛辣:冬季气候干燥,过多食用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辛辣食物,容易助燥伤阴,加重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甚至引发上火。烹饪时应适量控制辛辣调味品的使用。
忌生冷寒凉:小雪后气温明显下降,人体阳气内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此时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食海鲜等,以免损伤脾阳,导致腹痛腹泻。水果最好也用温水浸泡后再食用。
忌过分进补:虽然冬季适宜进补,但不可过度。尤其是体质偏热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人群,不宜盲目食用温燥大补的食材,如过量人参、鹿茸等,以免适得其反。




小雪·起居运动




小雪时节,寒风刺骨,"去寒就温"是起居的首要原则。做好保暖工作,就是最简单的保护阳气之法。
适时添衣,避寒就温:衣着上当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加,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受寒易引发头痛、感冒;背部是人体督脉和膀胱经循行之处,受寒则阳气易损;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俗话说"寒从脚起",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但衣着也不宜过厚过紧,以免影响气血流通或出汗后反而更易感冒。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作息应顺应自然界的闭藏之性,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提倡"早卧晚起",晚上早点休息(建议不晚于11点),有助于阳气的潜藏;早晨不必过早起床,最好等到太阳出来,天色明亮时再起,避开清晨的严寒之气,有助于保护人体的阳气。
适度运动,微汗即止:冬季虽需"藏",但并非完全静止不动。适度的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御寒能力。关键在于选择温和的运动项目并控制强度。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阳光充足的上午或下午。运动应以身体微微发热、尚未出汗或轻微出汗为度,切不可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
勤晒背,补阳气: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督脉和膀胱经循行之处,是多条阳经经过的地方。小雪时节常晒太阳,尤其是晒背部,可以帮助补充人体阳气,驱散寒邪。选择阳光充足的午后,晒15-20分钟背部,会感到全身温暖舒适。




小雪·精神调摄



冬季的精神养生,核心在于"静"和"藏"。
保持情绪安宁:要使心神保持安静、平和的状态,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尤其是大怒、大悲、惊恐等,以免扰乱内藏的阳气。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态平和。
内省蓄力,减少耗散:冬季是沉淀、思考、规划的好时机。可以多做一些安静、内向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书法、绘画、冥想静坐等,有助于收敛神气,涵养精神,为来年的奋斗积蓄能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喧嚣活动和过度劳累,让身心都得到充分的休养。
结语
小雪节气,是寒冷冬季的正式开场,也是我们顺应自然、调整身心的关键节点。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科学的起居作息、适度的运动锻炼和安宁的精神调摄,我们便能更好地涵养体内的阳气,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为健康度过整个冬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养生之道,法于阴阳。真正的健康,是读懂四时更迭后的从容应答——当第一场小雪轻轻覆盖大地时,我们体内那团温煦的阳气,便是对天地闭藏最谦卑又最智慧的回应。


END
感谢摄影师 兮兮森林迷了路
提供图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业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