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这一段时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对抗越来越激烈,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超限战》。这是一本由中国两位军官在1999年提出一种全球战争的新模式,而些年来全球的局势越发的印证了两位中国军官的前瞻性。
《超限战》的核心论点是:在全球化时代,战争的界限已经模糊,国家间的竞争可以超越传统的军事界限,采用包括金融、贸易、网络、恐怖主义、生态等一切手段,即“超限”组合。这几十年来,大规模的热战早已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各国之间超越军事界限的各种操作,可以说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战场早已从两军对峙的沙场,转移到了经济战、心理战、贸易战和粮食战争。看如今中美在半导体、矿产和农产品上剑拔弩张的架势,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战争模式呢?

其实对于《超限战》首先由中国军官提出小君并不意外,早在两千多年前《孙子兵法》就已经提出了:“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之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战争并不仅仅只是沙场的对峙,更在于战场之外的谋略对决。
而早春秋战国时期管仲便已经通过三场精密的“经济超控术”,完成了两千多年前最精妙的经济战了。当年管仲间战场转移到了市场、农田和工坊,攻击的目标并不是敌人的军队,而是敌国的民生经济体系,完美地实现了战略上地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最小地代价实现了预计地战略目标,这何尝不是不战而胜地战略智慧。
其实,小君甚至觉得两千多年前管仲地经济战,比起当今西方地贸易制裁其实更加高明且有技巧。
毕竟,管仲的经济战使用的是洞悉人性,以引导为主要模式。他并不直接禁止或者强迫对方做什么,而是创造了一个有利可图的家乡,利用趋利避害的人性让对手基于自身利益的算计,心甘情愿地主动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攻心为上”。给对手制造看似繁花似锦的前景,实则让对方踏上通往困境的死路,这根本就是无解的阳谋,既符合春秋时期的政治规则,又通过道义的制高点迫使对手不得不接受既定的事实。

可以说管仲的经济战手段毫无道义压力又无国际舆论压力,因为其经济战可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在于对方急于趋利的短视行为,而非以霸权的威势来强迫对方。此举,又四两拨千斤的解决了来自敌国的潜在威胁,可谓是及赢了里子,又赢了面子。相对于,如今西方某些国家依靠自身霸权地位,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性法规,直接禁止某些经济活动、切断对方的资源、技术和资金链的商战模式,管仲的计谋在战略艺术性、成本效益和长远政治收益上,确实显得更为高明。它展现了一种对人性、经济和国际政治的深刻理解和精妙操控。
只不过在如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管仲的商战模式刻复的难度相当大。毕竟当今世界信息高度透明,各国对经济主权和安全的认识远超古代,很难再有一个大国会如此轻易地被诱导进行“经济自杀”。但这种善于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和经济规律,以非军事手段达成战略目标的战略模式,却是可以借鉴的。
如果大家对管仲的经济战有兴趣,我们将在之后的文章里来详细来聊一聊哟。

END

本图片除平台拍摄及相关作者提供外,
其它图片均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不对其来源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