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养藏,敛阳暖膝:深秋时节的养生之道

名家藏单 2025-10-23  2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霜降

 
FIRST FROST

节气

 
 
霜降
 
 

历史渊源

 
传|统|二|十|四|节|气

晨起推门,见瓦檐凝了白霜,墙根的菊瓣镶了冰边。农历九月中,霜降节气悄然而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北方地气收尽,南方柑桔挂霜,天地阳气沉潜入地,草木黄落。老话说“霜降杀百草”,这“杀”字非是死灭,而是收敛生机以待春发。

豺乃祭兽:豺狼捕猎后陈列猎物,似人祭祀。对应人体宜收敛心神,晨练宜选太极而非剧烈运动。


草木黄落:万木凋零,阳气归根。《遵生八笺》建议“霜降后晨起食粥”,借谷气温养脾胃。


蛰虫咸俯:小虫蜷缩冬眠。此时人体腠理密闭,当添衣护膝,尤需暖住腰眼(命门穴)。

 
 
霜降
 
 

养生三忌

 
传|统|二|十|四|节|气

忌赤足踏凉:“寒露脚不露,霜降腿不凉”的民谚流传千年。膝盖乃筋脉之会,寒邪侵袭易致关节酸痛。胶东渔家霜降必换狗皮护膝,内缝姜末驱寒。


忌晨起沐风:卯时霜风如针。《老老恒言》载:“霜降晨风刺骨,开窗换气宜待日高三丈。”晨练老人护住后颈大椎穴,薄羊绒围脖胜于厚重棉巾。


忌辛辣劫阴:生姜、烈酒等辛热之物此时当减量。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警示:“霜降燥气入里,辛辣尤伤肺津。”炖肉宜用陈皮、山楂代辣椒。

 
 
 
霜降
 
 

养生三宜

 
传|统|二|十|四|节|气

饮食:温而不燥巧搭配

 

南方暖身煲:闽南“板栗煨鸡”取新栗剥壳,文火慢炖两时辰,板栗绵甜吸附油荤,温补不腻。


北方养藏粥:晋北“五谷暖窖粥”用糜子、燕麦、黑豆、红小豆、花生慢熬,晨起撒红糖一匙,暖意自丹田升。


江浙古法:霜打白菜配冬笋炖豆腐,《本草纲目》载霜后白菜“味甘性平,通利肠胃”。


 

起居:早卧晚起待阳生

 

辰时(7-9点)起身最佳,推窗先搓热掌心熨双目;酉时(17-19点)日落闭户,可用花椒煮水沐足。秦川农人至今沿袭“霜降晒腿”习俗,午时晒膝一刻钟,驱尽寒湿气。


疗养:借天时固腰肾


此时艾灸命门、涌泉穴,尤宜腰背冷痛者;拔罐当避腰骶,肩颈僵硬可取肩井、天宗二穴。绍兴人家采野菊铺床褥,菊香祛螨兼安神。


 
 
 
霜降
 
 

养生习俗

 
传|统|二|十|四|节|气


古俗今用:民俗里的养生经


吃红柿:泉州民谚“霜降吃丁柿,不流鼻涕水”。霜打柿子寒性转温,《本草衍义》载其“健脾涩肠”,去蒂蒸食最养人。


储冬菜:北地霜降腌白菜、晒茄干。发酵产生的乳酸菌暗合《饮膳正要》“冬腌菜醒脾开胃”之说,酸菜炖白肉胜于鲜食。


制护膝:晋中妇人霜降缝羊皮护膝,内絮艾绒姜末。护住膝眼(犊鼻穴)如同为双腿生起小火炉。

养生迷思辨正


“春捂秋冻”已过时:霜降后早晚温差逾十度,老幼需护腰腿,薄羊绒护膝胜于盲目挨冻。


“贴秋膘”当转方略:羊肉配白萝卜化滞,鲫鱼炖豆腐平补,肥腻肘子反伤脾。


“秋瓜”亦可入馔:南瓜小米粥暖胃,冬瓜配海带利湿,唯苦瓜当忌。


暮色染红柿林时,灶膛煨着的番薯飘出焦香。想起陆游“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的诗句。霜降养生之要,不在珍奇补药,而在晨起护膝的一段羊绒,午间晒背的一刻钟暖阳,傍晚煨熟的一炉烤薯。这般顺应天时的从容,恰似山野间的板栗——用带刺的硬壳裹住甘甜,静待风雪后的回甘。



END

 

感谢摄影师 兮兮森林迷了路

 提供图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