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比起斗拱、藻井、飞檐之类大家熟悉的传统建筑构件,相对来说,悬鱼或许大家会比较陌生。毕竟在接触中国古典建筑内容之前,小君也不曾关注过它。如今,小君才发现,中国传统建筑构建中,每个构件都是别致而独具魅力。
就如同悬鱼,在建筑中它并不特别的显眼,一般置于屋檐底下,位于悬山或者歇山建筑两端的扇面博风板下面,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就垂于正脊,大多是由两篇木板雕刻而成的作为建筑的装饰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亦尝试了人们祈福平安,追求吉祥的美好愿望。
毕竟旧时的房子多是木造结构,因此存在的最大隐患就是火患。因此,悬鱼的名字和最初形貌取的就是鱼乃水中之物,最是克火。且鱼还有年年有余、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因此就成为了体现建筑上吉祥美好的祈愿了。

作为并不涉及具体功用,以装饰为主的传统建筑构件,悬鱼的来历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据传,东汉时期羊续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当他上任后发现南阳地区的社会风气相当用宿舍吃,官场上亦是吃喝送礼之风盛行。但出身名门的羊续却保持着清廉的官风,因此相当看不惯当地的风气。于是,当地的府丞得知羊续爱吃鱼,便送来了一条当地有名的白河鲫鱼,于是羊续便决定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委婉地整顿当地的风气。于是他将送来的鱼悬到屋檐外的柱子上,任其风吹日晒成了鱼干。当府丞再次送来一条大鱼时,羊续指着屋檐下的鱼干,告诉他以后不必再送了,上次送的鱼还在这里呢。府丞羞愧不已,悄悄取走了那鱼干,此事传开之后,南郡百姓无不称赞,敬称羊续为 “悬鱼太守”。从此,“悬鱼” 便成了为官清廉的典故,常被引用。
不过故事归故事,关于悬鱼的渊源我们还需从历史中挖掘。
从传说的发展逻辑来看,应是先有实物,再有传说的流传,可见在东汉时期,人们便有悬鱼之说。不过关于悬鱼源起,还有专家主张应是来自于周朝人在棺木上的装饰品悬鱼。人们推测周人棺木上的饰品应是仿照建筑技法而来,但无奈如今并无确切凭证。

若从实证的角度来追溯,悬鱼起源于唐代应是最保守的关店了,毕竟在唐代的建筑礼制中确实有关于悬鱼的规则,相对来说比较质朴,多是用两块木板合拼而成,要么素面要么雕刻卷云纹案。
到了道宋代之时,悬鱼的形制大体还保留了鱼形的本貌,但明清时期悬鱼的形态就越发的抽象化、符号化了,且有了南北分化。
南方建筑多以原木精雕细刻,如福建古典民居中多有双鱼造型或是蝙蝠造型,而蝙蝠造型取的就是“蝠”与“福”的谐音,这亦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而北方建筑则多建砖砌、琉璃材质的悬鱼,而造型也多见卷云、花瓶、如意等各种吉祥纹理,看起来相对更为浑厚大气。

END

声明:本文使用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