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两位辩才和尚,高下由你来判断

佛家藏单 2024-03-28  404


Autumn Health Care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辩才和尚,据传两位都是得道高僧。只不过从两人的故事中,小君体会到的是两人各不相同的心态与境遇。


这两位辩才和尚中,一位是与宋代大才子苏东坡故旧的龙井寺高僧。这位辩才和尚居山林隐逸后,为得清净便立下清规,但凡来访客人,只于殿上接待,三柱香燃尽便送客下山。绝不过虎溪桥。


只不过这位喜好清净的辩才和尚得知大才子苏东坡来访,早早便扛着禅杖,挂着酒葫芦候在山门内了。两人一见如故,一者饮茶,一者喝酒,就着山笋野菜,竟也酣谈一夜。


次日,辩才亲送苏东坡下山,边走边谈,竟不知不觉过了湖溪桥。直至苏东坡笑留人道:“长老已破戒了,还请留步!”那辩才恍然察觉,才止步告辞。


为纪念两人这份情谊,辩才索性将那湖溪桥更名为二老桥。二人的情谊,虽僧俗有别,却茶酒相宜。这位因情谊而入桥名的辩才,让人感叹的是他的胸怀和与苏东坡的情谊。


而另一位辩才则身处盛唐。他与唐太宗的交集则有几分《碟中谍》的诡谲,竟因此以身入了史上最早的茶画《萧翼赚兰亭图》。


辩才和尚与书画

要说这位辩才和尚与唐太宗的机缘,缘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说起这《兰亭序》如今想必是无人不知吧。在唐太宗之前,《兰亭序》曾经手两位帝王,只不过陈宣宗和隋炀帝对这份书法珍品并不怎么上心。因此,当年《兰亭序》的真迹在隋炀帝手中,便被一位和尚借走了,和尚见那隋炀帝对《兰亭序》并不怎么关心便索性据为所有了,从此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直到唐太宗时期,这《兰亭序》便已传到了大书法家僧人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手中。这辩才传得师傅衣钵,亦是痴迷书法,便将这《兰亭序》视若珍宝,小心地收藏在房梁暗格上。


不料此时在位的唐太宗也是一嗜“书”如命的帝王,尤其爱那王羲之的作品。只是重金收集了不少王羲之手迹,就是寻不得那传世珍品《兰亭序》,因此时常遗憾不已。


直到得知那《兰亭序》在辩才禅师手中时,当即让人召见那辩才入宫询问。只是,这辩才也是爱极了这《兰亭序》,竟壮了胆推说:曾经见过,只是如今已不知下落了。唐太宗毕竟是明君,明知辩才是推脱之语也无可奈何。只得召集群臣商议,若谁能用计从辩才手中取得那《兰亭序》便重重有赏。


此时,房玄龄出列,向唐太宗推荐了多才善谋的梁元帝曾孙:梁翼。这梁翼见了唐太宗,胸有成竹说到:“若我以官员身份祛讨要必然不成。若陛下能赐我几件王羲之父子杂贴,我便自有主张。”唐太宗允了。

两位辩才和尚


于是萧翼便带着王羲之的杂贴,自诩为王羲之粉丝有意接近辩才。辩才见人是同好,很快引为知己。不过两人熟悉后,辩才便指出萧翼拥有的杂贴虽是真迹,却非极品,而真正的极品正在自己手中。


萧翼假意不信,引得自尊心受损的老和尚带着萧翼亲眼见了那《兰亭序》才肯罢休。趁机,那萧翼也记下了辩才藏《兰亭序》的所在,寻了个时日趁着辩才出便门将那《兰亭序》偷偷窃了出来。之后,才以御史身份召见辩才,此时辩才才知道上当,可惜为时已晚。


得到《兰亭序》的唐太宗果真重赏了推荐有功的房玄龄和机智取得书贴的萧翼。大气的唐太宗也不曾怪那辩才欺君,还赏了五千石给他。只是自觉愧对皇上的辩才将那赏赐之物换取物资,建了座三层宝塔供在永欣寺以谢皇恩。


得了赏赐的萧翼也觉愧对辩才,便出家当了辩才的徒弟,只可惜因欺君受了惊吓,又失了珍爱的《兰亭序》,不久后辩才也抑郁圆寂了。


此事看似皆大欢喜,却也余下诸多憾事。若非辩才对《兰亭序》的执念,若非期间虚荣心作祟,或许事情发展便会不同吧,只不过再多的如果也改变不了结果。只余那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述说这位辩才的不甘。


两位辩才和尚,一者与苏东坡茶酒相容,为情谊破戒而入桥名;一者执着名帖,又按捺不住内心的虚荣,而被盗书献帝王,以身入画。


不知看完两人故事的你,又会做何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