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到底是支持宿命论,还是支持自由意志呢?

佛家藏单 2023-04-06  287



>>>>>先哲与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一直都是西方哲学中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从古希腊时代起,众多哲人们就曾对自由意志发表关于自己的看法。


苏格拉底认为自由意志是有趋善性的,善恶终究是有报的,因此要达到善,关键在于告诉人们什么是善,而不是限制自由意志。而亚里士多德则相对消极,虽说他肯定了自由意志的存在,却也认为过度地“物化”自由意志,将最终抹杀它。


相对来说,斯宾诺莎对自由意志的理解不像亚里士多德这么绕,但是他并不认为人有绝对的自由意志,毕竟人们的意志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们会因为了解自己的欲望与意志而认为自己有自由意志,却忽略了影响自己抉择的诸多因素。


悲观主义者叔本华自然不可能对自由意志抱有多大的希望,因为他认为“自由意志不自由,而是受制于必需品,而且不顾他的所有决心,他(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


1

那么,今天我们的问题就来了:佛教到底是怎么看待自由意志的呢?


问题一抛出来,相信会有朋友跳出来回来道:支持宿命论的佛教,怎么可能会相信自由意志呢?


那么小君只能说,这位朋友,你是不是对佛教有什么误解呢?


若要说宿命论,在印度是古已有之的。例如古印度六师之一的末伽梨·俱舍罗就曾说:人生种种际遇不过是命中注定,因此何须努力修行呢,随遇而安便可。


与如今来看,这很显然是一种消极且不负责任的观点了。毕竟一旦抱持这种观点,我们便无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因为一切早注定,人本身不由己,分辨是非善恶观念又能如何。

PHILOSOPHY OF LIFE

2

因此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曾以缘起论严厉地驳斥过这种观点。


所谓缘起,便是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也无法单独存在,而是依靠各种因缘和合而存在。是谓“法不孤生,仗境方生”。


正向因果

就拿生活中的例子来说:因为早晨睡迟了,所以就赶不上公;因为赶不上公车,所以今天迟到了;因为迟到了,被领导训了;因为被领导训了,所以心情不好,工作出错了……一个因导致了后面诸多果,如无前因,必无后果。


逆向因果

但若逆向往前推因,也是无穷无尽的:为何早晨会睡迟了呢?因为昨晚晚睡了。为什么昨晚会晚睡了呢?因为喝了点小酒太兴奋了。为什么会喝酒呢?因为难得一见的闺蜜回来了……看吧,诸事因因果而存续,不凭空而来,也无法孤存。


3

看到这里,聪明的朋友们应该可以看出,佛教看待自由意志的观点,相对来说更趋近于斯宾诺莎的观点:人们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意志,却可以在有限的范围中拥有选择的自由。而这选择的结果也将如蝴蝶效应一般,持续对将来的生活造成影响。


因此通俗讲,于佛教来说,没有绝对的自由意志,更没有所谓的宿命,一切的种种不过是在前因所造成的结果中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做抉择罢了,而最终自己也将承受抉择所带来的种种果报。


这么看来,两千多年前的佛学观点,也很贴近现代伦理学对于自由意志的认知:所谓的自由意志,就是意味着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


其实而很多时候,前因所导致的结果中亦掺杂着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因素的影响,而这便是所谓的“无常”。因此,关于如何面对自己抉择而得的结果,小君认为古罗马哲学家艾比克泰德的观点或许很有参考价值,他说:“有两件事是我们必须铭记的,人的意志选择了好坏;我们不能期待或主导事情的结果,我们只能用智慧接受它。”


由此看来,或许智慧才是指导我们意志,决定我们命运的关键因素!

而佛教的最终目的便是通过智慧的修行让让我们“明心见性”,参透人生、世界的本质最终达到超脱的自由。

LET IT GO


由此便也可见东西方哲学思维上的差异,相对来说,西方哲学更注重通过现象追寻本质,以达到掌握生命规律的结果;而东方哲学则是透过现象直指世界的本质,而寻求最终的超脱。


最终小君还是想说,西方哲学的实用性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不过东方哲学的终究才是我们智慧的根本。



自由意志 亦是责任

v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