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文化渊远长,抗元名将守闽都

道家藏单 2023-06-28  337




你可·知道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隍庙

就供奉在闽都福州





它如今坐落在福州中山路中山堂的城隍庙,据载兴建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可算是历史上兴建的第二座城隍庙,只比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的安徽芜湖城隍庙晚了43年。


闽都这座城隍庙初建时,占地约有上百亩,据传所处冶山几乎皆为城隍庙地界。《福州市志》有载,“庙门到大殿,石阶百余级,庙貌雄伟。”《榕城考古略》亦说“城隍庙枕冶山之麓……庙之南为城隍街,折而东通贡院前街,左一径称城隍崎,下亦通督中协署。”可见其规模之大。





城隍渊源



在古代,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庙,毕竟在道教中,城隍爷便是城市的守护神。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他可以算是保一方平安的地方官,其职权可算是神仙体系中的市长。

《周易·泰封》有曰:“城复于隍,勿用师”“城复于隍,其命乱也。”可见,最初“城”与“隍”分称,《说文解字》释义:“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二字合用最早则出现在班固的《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


从早期的记载,城隍最初应是源于水庸祭祀,乃《周礼》中记载的八神之一。


早期城隍祭,无庙无像,唯筑土坛,直到儒家体系成型,而道教成为民间的普遍信仰后,儒、道才将他们的诚信与仁义精神赋予了城隍神,使得城隍成为了当时人们最信任的神灵。


不过在道教的体系中,对城隍奉祀应是兴于唐朝。皇帝正式赐封城隍神便是在唐末时期,这便开启了国家正式祭祀城隍神的历史了。




城·隍

天网恢恢·察民善恶


I

ZEN

zen style

但城隍神正式进入道教斋醮科仪却要等到宋末元初,林灵宝编辑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将城隍神位列于坛前。


明朝时期,太祖朱元璋大行封赏城隍神,还要求各级官府衙门必须建庙供奉城隍,为起到“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的目的。由此,城隍信仰达到了鼎盛时期。


时至清朝,城隍庙和城隍神早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护城池,救水火,甚至民事、刑事案件的审理、驱鬼祟、奖孝道各种大小工作都都归入了城隍爷的业务范围……



zen style



估摸着看到这里,有朋友会问了?那么我们供奉的城隍爷到底是谁呢?


其实,城隍神并不是某一位神邸,而是一个神仙体系中的职位,因为每个区域都会有一位城隍专管,所以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曾任城隍爷的职位哦,比如说:苏州城的春申君黄歇、杭州的文天祥、柳州的柳宗元、济南的铁铉、芜湖的徐盛……都是各地的城隍爷。


那么,福州的城隍爷是谁呢?便是宋代抗元名将,陈文龙。


陈文龙福建兴化(今莆田)人,宋度宗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状元郎,深受朝廷器重,曾任多个要职。后元军南下,两次招降陈文龙,均被其焚书斩使。后因部下降敌,陈文龙被捕,押送途中便绝食,途径岳飞庙,谒拜后气绝身亡。后人深敬其大义,明初朝廷敕封其为福州城隍爷,并在福建境内奉旨为其建庙。






END